學校S.W.O.T.分析
為充分瞭解優劣勢及發展潛力,本校針對本校優勢、弱勢、機會及威脅,進行S.W.O.T.分析。說明如下:
優勢 (Strengths) |
弱勢 (Weakness) |
l 實務導向畢業生受企業界歡迎 l 教師研究、產學及專利技轉優良 l 師資優異、技職生第一志願 l 國際化成果顯著,外籍碩博士生最多 l 學校位居臺北市,有工程、電資、管理、設計等學院,領域完整 l 與臺大、師大組成臺灣大學系統 |
l 教師職員編制較小 l 現有臺北校地面積小 l 政府補助經費相較高教大學少 l 缺乏生物及自然科學系所 l 人文領域規模較小 l 連結國際教學與研究網絡仍不足
|
機會 (Opportunities) |
威脅 (Threats) |
l 獲頂大與典範計畫補助,執行效益逐漸擴散,提升學校聲譽 l 產業轉型亟需國際化跨領域科技、管理及創意加值人才 l 因應產業變遷技職教育轉型 l 務實致用的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發成果可橋接科研與產業需求之落差 l 政府推動新南向計畫與前瞻計畫 |
l 受少子化影響,學生來源減少 l 國內外學術界競爭激烈 l 亞洲各國紛紛加碼投資,發展重點大學 l 全球化競爭險峻,學生外語能力及國際視野仍有所不足 |
|
優勢 S |
弱勢 W |
機會O |
SO策略: l 推動能力本位課程,全面培育優質人才 l 以卓越研發中心為尖端突破平臺,提升質與量,建立學校特色 l 加強產學合作、專利及技轉,鏈結地域產業發展 l 配合政府新計畫,持續深耕國際化,進行國際交流、合作、學習 l 擴大公共參與,善盡社會責任 |
WO策略: l 延攬國際級講座、客座人員及博士後研究員等非編制人員 l 興建產學大樓、學生宿舍、開發新校區 l 加強產學、募款,爭取外部資源 l 強化大學系統功能,增加自然科學教學與研究合作 l 建立夥伴學校,強化人文社會領域 l 推動教師多元專業成長社群,擴展至跨領域、跨校、跨國 |
威脅T |
ST策略: l 勵行精實策略,提升行政效率 l 推動接待家庭,擴大招收國際生 l 推動國際書院,強化學生外語 l 培育創意思維與邏輯思考,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l 建立雙聯學制及多元國際合作 l 與系統及夥伴學校形成重點領域 l 組建國際頂尖研究團隊,強化國際競爭,邁向應用型研究大學 |
WT策略: l 建立關懷弱勢學生及社會服務體系,落實教育公共化 l 與法人單位如工研院、建研所等合作研發,達到研用合一 l 與法人單位如資策會、精機中心等合作教學訓練,達到學用合一 l 參與世界科技大學聯盟,進行教學與研究合作 l 推動學生國際體驗拓展國際視野 |